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答题卡下载
收藏试卷
平行组卷
一、选择题 (共1题,共5分)

1、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枭雄(xiāo)   阿谀(ā)   前合后偃(yǎn)   暮蔼沉沉

B. 珠玑(jī)   撚断(rán)   苌弘化碧(cháng)   嘻笑怒骂

C. 蟊贼(máo)   埋怨(mái)   羽扇纶巾(lún)   料俏春风

D. 栖惶(xī)   罪愆(qiān)   揾英雄泪(wèn)   乍暖还寒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5分)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天人合一”思想是儒家整个思想体系中非常重要的思想。儒释道三家都有这个思想,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思想之一,也是一个“中”的思想体系。

“天人合一”,其实很简单,就是指“天”和“人”的关系。一般来说,“天”就指我们的宇宙,包括了整个天地。但是,中国的“天”里面有一个更重要的含义,就是指自然而然,“天然”的意思。“天”和“人”的关系就是要人的行为合乎万事万物自然而然的本性,即所谓“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思想里面还有个重要的内容,就是人要向“天”学习。中国文化中一个重要的传统,就是以“天”为则,以史为鉴。司马迁讲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强调天地万物是有则的,是人学习的榜样,人要向天地万物学习,尊重自然的规律。在中国文化中,“天”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一个是广大;一个是无私;再一个是像老子讲的“生而不有,长而不宰”,让万物自由自在地生长,自然而然地生长。“天”是最讲信用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夏秋冬永远如此,就说明“天”是非常讲诚信的,这些就是“天”的神道,“天”的变化之道。所以,《中庸》里面讲“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讲诚信就是天道,人要按照天道去做,就是这个道理。人遵守大自然的法则就是“天人合一”,顺从大自然的这种自然选择就是“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古代更重要的一点是“天人合德”,人向天地万物学习。孔夫子被大家看作圣人,就因为他具有“天”一样的品德。“德配天地”,这是对圣人的赞扬。“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就是一种形象的表述。“仁者乐山”就是要像山那样的稳定,要有这样一种德行,稳定的德行。“智者乐水”就是智者要像水那样流动灵活,不能呆板。“智”是圆通的,“义”就应该是方的,应该规矩的。按照自然界的秩序修养自己的德行,就是一种天人关系的表现。所以,这里“天人合一”就是讲人跟“天”是一体的。“天”自然而然,最包容,最能够让万物在天地之间自由自在地生长。它尊重万物的本性,人也应该如此,应该活得自然而然。

“天人合一”也是“中”的一种表达。“中庸之为德也,至矣”,中庸这种德行才是最高的。它可以用各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天人合一”就是一个“中”的思想,不把天人对立起来。中国人讲“天人合一”就是相反相成,就是一种对立统一。中国人的思维非常辩证,要适合这个时代场所的变化而变化。“时”,时间的时,包括空间,讲究中道,不能够片面,但是合在一起就叫“时中”。时间包括空间,这个时代变化了,人就要变化,空间变化了人也要变化,这个时就包括空间和时间。但是也需要有个标准,这个标准就是“中”,“中”就是不偏这个也不偏那个。“中”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观点,而我们的大自然、万物都是“中”的体现。因为它自己会调解成“中”。

我们要去自己体会,大自然可自己调到标准。但因为时间地点条件的不同,这个标准是不一样的。南方人是南方人的标准,北方人是北方人的标准;冬天是冬天的标准,夏天是夏天的标准;老人是老人的标准,小孩是小孩的标准;女性是女性的标准,男性是男性的标准。这就是中医的原则,治病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异,这才能真正符合自然。用一个统一的标准,不管你是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南方的北方的,都用同一种药那就完了。你是南方人,又是中年女性,那要一个方子;同样的病,对于一个老人一个男性抑或一个南方人,那又要不一样的方子。所以这是中国中医的最根本原则,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不能用千篇一律的方子。这个都是从“老天爷”那学来的,从自然万物、天地万物中看来的。所以不仅要自爱,还要自信,现在的人已经基本上没有自信了。

中庸的万物不相害,本来世界上的万物都是千幻万变的,它可以并存的。但并存中又相互有关系,不是相生就是相克,我生你,你生他,他生我,我克制你,你克制他,他克制我,硬是形成了相生相克的关系,所以并行。如果中间缺掉了一个,那就没法并行了。所以,这个并行并生的相互关联,形成一个圆满的运行。

(摘选自楼宇烈《儒家“天人合一”思想》,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人合一”思想在儒家整个思想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儒释道三家都有这个思想,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思想。

B. “天人合一”就是指“天”和“人”的关系。“天”就指我们的宇宙,包括了整个天地。“天人合一”即人的行为要合乎万事万物自然而然的本性。

C. 中国文化强调以“天”为则,以史为鉴,人要向天地万物学习,尊重自然的规律,如司马迁讲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D. “天人合一”也是一个“中”的思想,不把天人对立起来。“中”就是不偏不倚。大自然、万物都是“中”的体现,因此它自己会调解成“中”的标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三段列举了“天”最大的特点,即广大,无私,“生而不有,长而不宰”,并说明天是最讲诚信的,来分析论证人要向“天”学习的原因。

B. 文章采用层进论证的方法,强调“天人合德”是“天人合一”思想中更重要的内容,并以孔夫子为例,说明他被大家看作圣人,就因为他德配天地。

C. 文章引用“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名言,并阐释它的含义,进一步突出了人要按照自然界的秩序修养自己的德行,以达到天人合一境界的道理。

D. 文章提到中医治病的最根本原则,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不能用千篇一律的方子,由此得出人“不仅要自爱,还要自信”的结论,显得有理有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如果不遵守大自然的法则,随意地改造自然,就是背离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很可能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B. 人跟天是一体的,天自然而然,最包容,最能够让万物在天地间自由自在地生长。人也应该活得自然而然。

C. “天人合一”,就是天和人的相反相成,对立统一。时代和空间变化,人就要变化。但是也需要有“中”的标准的限制。

D. 中庸的万物不相害,千幻万变的万物可以并存。但并存中又相互有既相生又相克的关系。这个并行并生的相互关联,形成一个圆满的运行。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5分)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陶元淳,字子师,江苏常熟人。康熙中举博学鸿词,以疾不与试。二十七年,成进士,廷对,论西北赋轻而役重,东南役均而赋重,愿减浮额之粮,罢无益之费。阅者以其言憨,置二甲。三十三年,授广东昌化知县,到官,首定赋役,均粮于米,均役于粮。裁革杂征,相率以力耕为业。县隶琼州,与黎为界,旧设土舍,制其出入,吏得因缘为奸,元淳立撤去。一权量定法度黎人便之城中居人旧不满百家至此户口渐蕃元淳时步行闾里间周咨疾苦煦妪如家人。

琼郡处海外,军将多骄横,崖州尤甚。元淳尝署州事,守备黄镇中以非刑杀人,游击余虎纵不问;且贪,索黎人献纳。元淳访得其状,列款以上,虎私以金贿之不得,造蜚语揭之。总督石琳下琼州总兵会讯,元淳申牍日:“私揭不应发审,镇臣不应侵官,必挫执法之气,灰任事之心。元淳当弃官以全政体,不能蒲伏武臣,贻州县羞也。”初鞫是狱,镇中令甲士百人佩刀入署,元淳据案怒叱曰:“吾奉命治事,守备敢令甲士劫持,是藐国法也。”镇中气慑,疾挥去,卒定谳,论罪如律。崖人为语曰:“虽有余虎,不敌陶公一怒。”而总督卒因元淳倔强,坐不检验失实,会赦免。复欲于计典黜之,巡抚萧永藻初授事,曰:“吾初下车,便劾廉吏,何以率属?”为言于总督,乃已。

元淳自奉俭约,在官惟日供韭一束。喜接诸生,讲论至夜分不倦。屡乞病未果,竟以劳卒于官。昌化额田四百余顷,半沦于海,赋不及二千,浮粮居三之一,民重困。元淳为浮粮考,屡请于上官,乞豁除,无应者。乾隆三年,元淳子正靖官御史,疏以入告,竟获俞旨免焉。

(节选自《清史稿·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权量/定法度黎人/便之城中/居人旧不满百家/至此户口渐蕃元淳/时步行闾里间/周咨疾苦/煦妪如家人

B. 一权量/定法度/黎人便之/城中居人/旧不满百家/至此户口渐蕃/元淳时步行闾里间/周咨疾苦/煦妪如家人

C. 一权量/定法度/黎人便之/城中居人/旧不满百家/至此户口渐蕃元淳/时步行闾里间/周咨疾苦/煦妪如家人

D. 一权量定/法度黎人/便之城中/居人旧不满百家/至此户口渐蕃/元淳时步行闾里/间周咨疾苦/煦妪如家人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康熙,是清圣祖的年号,而清圣祖则是他的谥号。这是到了唐代之后,规定一帝一元,才可能用年号称呼皇帝。

B. 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殿试时录取分为三甲,其中一甲三名,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

C. 赋役,历代王朝向人民征课财务、调用劳力的制度。赋指田赋、人头税、资产税等,役指平民承担的无偿劳动。

D. 乞病,因病请求辞职,用于官吏自愿请求退职。古代为官者常委婉地表示辞职意愿,又如“移疾”“移病”。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陶元淳爱民如子,关心民生疾苦。初任昌化县知县时,厘定赋役,裁减额外的赋税,减轻了百姓的负担,发展了当地的农业生产。

B. 陶元淳为官刚正,不怕得罪上司。在任崖州知州时,守备黄镇中违法杀人,陶元淳依法审案却被诬陷,总督终因陶元淳的倔强而赦免了他。

C. 陶元淳一身正气,不惧威胁。在他初审黄镇中违法杀人的案子时,黄镇中命令士兵冲入衙内以武力相威逼,陶元淳拍案怒斥,黄镇中“气慑”而退。

D. 陶元淳力行节约,生活俭朴,为官时平日所吃,只是“韭一束”。他喜欢与读书人交往,常常与他们讨论问题到三更半夜也不知疲倦。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元淳访得其状,列款以上,虎私以金贿之不得,造蜚语揭之。

(2)“吾初下车,便劾廉吏,何以率属?”为言于总督,乃已。

四、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5分)

4、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______。(苏轼《定风波》)

(2)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以移情手法写虽见壮美远山,心中却愁恨难当:_____________,献愁供恨,___________。

(4)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_________”,但是由于行草率,最终却“__________”。

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5分)

5、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酻江月。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发端三句,熔铸江山、历史、人物,既有时间无限生命渺小的悲怆,又有通古今而观之的通脱。

B. “乱石”奇峭高峻,“惊涛”浩荡澎湃,雄奇壮阔的赤壁之景中涌动着词人不可羁勒的激情。

C. “江山如画”总领下片,“一时豪杰”将“千古风流”凝聚到周瑜身上,此二句过渡自然,使词意脉密合。

D. “遥想”以下五句,从婚姻、身姿、服饰、韬略的角度刻画英雄,含蕴词人仕途受挫的无望感伤。

E. 该词融合功业与柔情,英武与儒雅,豪放与婉约,昂奋豪情与超旷思绪迭相递转,庄中含谐。

【2】这首词与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思想情感同中有异,请试作分析说明。

六、作文 (共1题,共5分)

6、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②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鲁迅)

③国家的希望在青年,国家的命运在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担当时代责任。(习近平)

五月以来,全国上下举行了各类纪念“五四”一百周年的活动。青年的你,有哪些观察和思考呢?请你根据上述材料,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网友关注的试题 更多>>
网友关注的试卷 更多>>
试卷分析
(总分:50)
总体分析
选择题(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名句名篇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作文(1道)
难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