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滦州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答题卡下载
收藏试卷
平行组卷
一、选择题 (共1题,共5分)

1、

下列文化与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阴阳割昏晓”中“阴阳”分别指泰山的北面和南面。

B.“文化遗产从遥远的历史走来,遭遇现代商业的尴尬。”一句中“文化遗产”是并列短语。

C.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D.《(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二、字词书写 (共1题,共5分)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我闭了柴门,伫(______)窗坐下,看我的小桃树在风雨里哆啸,纤纤(______)的生灵,枝条已经慌乱,桃花一片一片地落了,大半陷在泥里,三点两点地在黄水里打着旋儿。它瘦了许多,昨日楚楚的容颜全然(tuìjìn)_________了,可怜它太小了,才开了一次花。我再也不忍看了,我万般无奈。唉,往日我多么傲慢,多么(jīnchí)__________原来也是个屠头。

三、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5分)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从大师,到平民

(张达明)

①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一生坎坷,多灾多难。每当回忆这些往事,他都很伤心,尽量埋在心中,不愿触动它。

②启功先生一岁时,父亲去世,他随祖父生活。十一岁时,祖父去世,家里变卖了世藏书籍才凑够了殡葬费用。当时,母亲克连珍与未出嫁的姑姑恒季华尚不能独当一面。启功先生随即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担。当时,凭他的能力,的确难以养活母亲和姑姑,还还是靠祖父的两个学生募款两千元,才勉强生活下去。

③其实,那两千元恰恰是公债,利息还要供启功先生上学。为解决生活窘迫,他有时要去卖画,贴补家用。天津有一位周先生,很看重他的才华,说:“答应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我供你上大学,出国留洋。”启功先生一方面感激,一方面暗想:“我一个人出国留洋了,我母亲怎么办,姑姑怎么办呢?”

④启功先生一直敬重清代哲学家、文学家与史学家汪中先生,因为他们有着相似的遭遇。2002 年,启功先生专程去扬州郊区,找到了汪中先生的墓,恭恭是祖师爷。”启功先生用自己挣来的钱购买的第一本书, 就是汪中先生的《述学》。有人问他,为什么特别对《述学》具有亲切感,他答道:“《述学》里面有一封信,信里意思是,每到寒夜,汪中与他母亲相拥取暖,流落街头,甚至不知道能不能活到第二天早晨。每每读到这儿,我都要掉泪。”

⑤启功先生有那么多荣誉头衔,但他从来没说过自己有多了不起,应该获得怎样的高档待遇。他始终认为,自己就是一个普通人。

⑥比如,修下水道的工人来家里,他总是以礼相待,从来没说你是工人,你要为我服务。有一回,有个修下水道的工人在路上遇到启功先生,启功先生主动跟他握手。那人慌乱地说:“我手是脏的。”启功先生幽默地说:“不要紧,只要你不是‘黑手党’,咱们就是朋友。”

⑦启功先生不仅经历的事多,读过的书也多,所以,他有自己的艺术追求、学术追求和思想追求,只是没有那么张扬。他的面貌看似很平和,骨子里却爱憎分明,有时还很强烈。

⑧有人说,启功先生的确有君子之风。他自己却说:“什么是君子之风,就是有自己的原则,不能超越做人的底线。”有趣的是,他将居室起名为“坚净居”。启功先生非常喜欢康熙皇帝的两句话,并把那两句话,细心地镌刻到自家那方砚台上:“一拳之石取其坚,一勺之水取其净。”坚净,正是启功先生欣赏与追求的人文目标吧。

【1】启功先生的“君子之风”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井概括。

【2】为什么启功先生给自己的居室命名为“坚净居”?

【3】请你谈谈对“从大师,到平民”的理解。

四、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5分)

4、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_____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2)莫言下岭便无难,___________________。(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3)莫笑农家腊酒浑,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4)古代文人墨客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雄心壮志。王安石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登飞来峰》)表达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杜甫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岳》)抒发不怕困难、敢于俯视一切的豪迈气概。

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5分)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其后的问题。

(甲)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乙)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下列对本诗理解错误的一项(   )

A.(甲)诗中的“古人”和“来者”都是指贤明君主。

B.(甲)诗“怆然而涕下”是因为时间的消逝,空间的寂寥。

C.(乙)诗中第二句把“近酒家”放在句末,为下句“商女”、“亡国恨”、“犹唱后庭花”作了铺垫。

D.(乙)诗中“烟笼寒水月笼沙”表现了一种空寂冷愁的情调,隐含着诗人的吊古伤今的特殊感受。

【2】这两首诗同属于怀古诗,在表达感情上有什么不同?

六、名著阅读 (共1题,共5分)

6、

阅读选段,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小题

当我们正争先恐后挤上平台时,另外两根须爪,从空中打过来,缠在了船长面前的水手身上,猛地把他卷走……多么惊心动魄的场面啊!那个不幸的水手,被触须缠住,让吸盘吸住,被那只大爪子卷到空中任意地摔来摔去。他喘息着,他透不过气,他叫喊着:“较救我!救救我!”这几句话,是用法语喊出来的,这让我感到震惊!船上竟然有我的一个问胞,或许还有好几个!这撕心裂肺的叫声,我将一生铭记!

【1】语段中的船长是_____________“我”是_____________。

【2】结合原著内容回答,文段中“我们”遭遇了什么?

七、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5分)

7、

综合性学习。

“孝”,上为老,下为子,是上一代与下代,融为一体。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孝不仅是你赡养着父母,你们家的马和狗你都养着它们,能说“孝”吗?若不尊敬父母那和养牲口有什么区别?

(材料二)《孝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做人子女,要行孝,应先从爱护自己开始,不要让父母为我们身体的伤悲而担忧;更要记得“德有伤,贻亲羞”的警言,严于律已,不做不仁、不义、无信、无礼的事让父母蒙受差导,这是孝的第一步。

根据链接材料,从对待父时和对待自己两个角度说说如何行孝?

八、作文 (共1题,共5分)

8、

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题目:我们班的故事

要求:①选材具体,抒发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②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九、其他 (共1题,共5分)

9、

观察下面四张图片,回答后面的问题

住宅售磐

商铺开盘

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公正 法制 爱国 敬业

阅读经典成就人生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此次活动,使大家

认识到帮助别人很重要

图片一 图片二   图片三   图片四

(1)图片一、图片二各有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2)图片三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为它补写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片四中的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 (共1题,共5分)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潮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饮?

(《河中石兽》)

(乙)农夫耕于田,数息①而后一锄。行者见而曰:“甚矣,农之惰也!数息而后一锄,此田竟月②不成!”农夫曰:“予莫知所以③耕,子可示我以耕之术④乎?”行者解衣下田,一息而数锄,一锄尽一身之力。未及移时⑤,气竭汗雨,喘喘焉不能作声,且仆于田,谓农夫曰:“今而后如耕之难也。”农夫曰:“非耕难,乃子之术误矣!人之处事亦然,欲速则不达也。”行者服而退。

(《农夫耕田》)

(注释):①息:呼吸。②竟月:满一月,整整一个月。③所以:用什么方法;④术:方法。⑤未及移时:还没过多少时间

【1】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1)如是再啮

(2)转转不已

(3)谓农夫曰

(4)行者服而退

【2】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不同的项是( )

A.一老河兵闻之 B.其反激之力

C.乃子之术误矣! D.一锄尽一身之力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2)甚矣,农之惰也!

【4】请你说说(甲)(乙)两文共同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

网友关注的试题 更多>>
网友关注的试卷 更多>>
试卷分析
(总分:55)
总体分析
选择题(1道)
字词书写(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名句名篇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名著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其他(1道)
(1道)
难度分析